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表现是什么?

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表现主要有意识状态改变、呼吸异常、肌张力异常、眼部症状及惊厥发作。新生儿颅内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和程度不同,症状表现存在差异。
轻度出血可表现为嗜睡或易激惹,重度出血可能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程度与出血量呈正相关,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硬膜下出血。部分患儿会出现异常的哭闹或反应迟钝,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变化。
可表现为呼吸暂停、呼吸节律不整或呼吸急促。早产儿多见原发性呼吸暂停,足月儿可能出现继发性呼吸衰竭。呼吸异常多与脑干受压或颅内压增高有关,严重时需机械通气支持。
包括肌张力增高或肌张力低下两种表现。上肢肌张力增高常见于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下肢肌张力低下可能提示脊髓损伤。部分患儿会出现角弓反张或肢体不对称活动。
可见眼球震颤、斜视或瞳孔不等大。视网膜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征性表现,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提示中脑受压。严重颅内高压时可出现落日征。
多表现为细微发作型,如眼球偏斜、眨眼或口唇抽动。强直阵挛发作多见于严重脑实质出血。早产儿惊厥症状往往不典型,需通过脑电图确诊。
对于疑似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应立即保持头高位并避免剧烈晃动,维持体温稳定。母乳喂养时需评估吸吮吞咽功能,少量多次喂养防止误吸。定期进行神经行为评估和头颅超声复查,出院后需持续随访运动发育和认知功能。家长应学会识别异常体征,避免过度刺激患儿,按医嘱进行早期干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