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造影常用的造影剂是什么药

涎腺造影常用的造影剂主要有碘化油注射液、泛影葡胺注射液、碘海醇注射液、碘普罗胺注射液、碘帕醇注射液等。这些造影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清晰显示涎腺导管及腺体结构,辅助诊断涎石症、慢性涎腺炎等疾病。
碘化油注射液为传统油性造影剂,含碘量高且黏稠度适中,能较好附着于涎腺导管内壁。适用于腮腺、颌下腺等大涎腺的造影检查,可帮助发现导管狭窄或扩张。使用前需排除碘过敏史,检查后建议多饮水促进排泄。
泛影葡胺注射液属于离子型碘造影剂,渗透压较高但显影清晰。常用于涎腺功能评估及导管系统检查,对涎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可能出现短暂味觉异常等反应。
碘海醇注射液为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安全性较高且耐受性好。其流动性适合显示细小涎腺分支导管,广泛用于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涎腺疾病的诊断。检查后偶见轻微发热或头痛,通常可自行缓解。
碘普罗胺注射液具有低黏度特性,能减少造影剂滞留风险。特别适用于儿童或导管纤细患者的涎腺造影,可降低检查后腺体肿胀概率。使用前需确认无甲亢病史,检查后需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碘帕醇注射液为等渗非离子型造影剂,对黏膜刺激性小。在涎腺造影中能清晰显示导管走行及腺泡结构,对导管结石定位准确度高。糖尿病患者使用需评估肾功能,检查后建议避免立即进食酸性食物。
进行涎腺造影前应完善碘过敏试验,检查后24小时内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日常保持口腔清洁,适量饮水有助于预防涎腺疾病。若造影后出现腺体持续肿胀或疼痛,应及时复诊排除感染可能。造影剂选择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决定,不可自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