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真菌感染怎么明确诊断

泌尿系真菌感染可通过尿培养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评估、血清学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诊断需结合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尿培养是确诊泌尿系真菌感染的金标准。留取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管尿液进行真菌培养,阳性结果可明确病原体种类。念珠菌属最常见,培养需注意避免污染,反复培养阳性更具诊断价值。
超声或CT可发现肾脏真菌球、肾盂积水等结构性改变。影像学能评估感染范围及并发症,如肾脓肿或输尿管梗阻,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典型表现包括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或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糖尿病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者等高危人群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需警惕。
检测血清β-D-葡聚糖或半乳甘露聚糖有助于深部念珠菌感染诊断。阳性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感染,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辅助诊断。
通过膀胱镜或经皮肾穿刺获取组织标本,镜下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可确诊。适用于常规检查阴性但高度怀疑感染的特殊病例,属于有创性检查需谨慎选择。
确诊后应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日常保持充足饮水,避免长时间憋尿。饮食可适当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维持尿道正常菌群平衡。出现排尿异常或发热症状时需及时复查尿常规,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