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肿是怎么引起的 盘点四大肺水肿病因

肺水肿可能由心源性因素、非心源性因素、高原反应、药物或毒素刺激等原因引起,肺水肿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机械通气、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
左心衰竭是肺水肿最常见的原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出至肺泡和间质。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治疗需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同时配合强心药物改善心功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等疾病会破坏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导致蛋白质渗出。这类肺水肿进展迅速,需立即进行机械通气支持,并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
快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时,低氧环境引发肺血管收缩异常,毛细血管压力骤增。典型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干咳,及时吸氧和返回低海拔地区可缓解症状。
某些化疗药物、海洛因等物质可直接损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临床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需立即停用相关物质,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预防肺水肿需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应规律监测血压,冠心病患者需按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日常避免剧烈运动时突然停止,高原旅行前可服用乙酰唑胺预防。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不能平卧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胸部X线或超声心动图检查。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适度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