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要手术吗 了解胆囊炎需手术的几种情况

胆囊炎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需手术的情况主要有胆囊化脓或坏疽、胆囊穿孔、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或胰腺炎、胆囊萎缩或功能丧失。
当胆囊炎进展为化脓性炎症或组织坏疽时,胆囊壁可能发生缺血坏死,此时保守治疗效果有限。患者会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白细胞显著升高等表现,需紧急手术切除胆囊以避免感染性休克。术后需配合抗生素治疗控制全身感染。
胆囊壁全层破裂会导致胆汁性腹膜炎,表现为突发刀割样腹痛伴板状腹。穿孔多发生于胆囊颈部或底部,需立即手术清理腹腔并切除病变胆囊。延误治疗可能引发脓毒血症或多器官衰竭。
每年发作3次以上或病史超过5年的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壁常纤维化增厚且收缩功能丧失。此类患者易合并胆囊结石,非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建议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当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引发梗阻性黄疸或胆管炎时,需联合实施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可明确结石位置,术中需放置T管引流防止胆漏。
长期炎症导致胆囊体积缩小至正常1/3以下或胆囊造影不显影时,提示胆囊已失去浓缩胆汁功能。此类胆囊易癌变,即使无症状也建议手术切除,病理检查需排除胆囊癌。
胆囊炎患者术后应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避免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可适量进食清蒸鱼、嫩豆腐等易消化蛋白质,烹饪选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术后1个月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内定期复查肝功能与腹部超声。出现黄疸、陶土样大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警惕胆管损伤或残余结石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