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和胆囊炎有何区别

胆结石和胆囊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胆结石是指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体结晶,胆囊炎则是胆囊的炎症反应。胆结石可能诱发胆囊炎,但两者在病因、症状和治疗上存在差异。
胆结石主要由胆固醇、胆色素或钙盐沉积形成,可能与胆汁成分失衡、肥胖、高脂饮食等因素有关。胆囊炎多由胆结石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淤积引发感染,也可由细菌直接侵袭或胆囊缺血引起。
胆结石患者可能长期无症状,或表现为右上腹隐痛、饭后腹胀。胆囊炎典型症状为持续性右上腹剧痛伴发热,疼痛可向右肩放射,常伴恶心呕吐,严重时出现黄疸。
胆结石主要通过腹部超声检查确诊,可见胆囊内强回声团伴声影。胆囊炎除超声显示胆囊壁增厚、胆汁淤积外,还需结合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等炎症指标。
无症状胆结石可观察随访,症状反复者需行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需禁食、静脉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者需急诊手术引流或切除胆囊。
胆结石可能引发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胆囊炎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慢性胆囊炎长期刺激可能增加胆囊癌变风险。
建议胆结石患者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适度运动控制体重。胆囊炎发作期需严格禁食油腻食物,恢复后逐步过渡到低脂饮食。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胆道系统异常,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