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肠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电解质、使用止泻药物、服用抗生素、静脉补液等方式治疗。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选择低渣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症状缓解后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摄入乳制品、高脂食物及刺激性调味品。少食多餐减轻肠道负担,每日进食5-6次,单次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升。
使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每包兑水500毫升分次饮用。腹泻期间每日补充液体2000-3000毫升,可交替饮用淡茶水、稀释果汁。出现尿量减少或口渴需立即就医。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制剂调节菌群平衡,洛哌丁胺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细菌性肠炎禁用强效止泻药,病毒性肠炎需配合使用肠道黏膜保护剂。
细菌性肠胃炎需根据药敏试验选用诺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旅行者腹泻可预防性使用利福昔明。使用抗生素期间需配合益生菌,疗程通常5-7天。
严重脱水患者需住院进行静脉补液治疗,监测电解质平衡。儿童及老年人出现意识模糊、皮肤弹性下降时,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晶体液。
康复期保持饮食清淡,每日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发酵食品如无糖酸奶。避免生冷食物及酒精摄入,注意餐具消毒。症状消失后2周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出现持续发热、血便或脱水症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