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措施有什么

结核性腹膜炎可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腹腔穿刺引流、营养支持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辅助治疗等方式治疗。结核性腹膜炎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腹腔结核病灶扩散、营养不良、合并其他感染等原因引起。
结核性腹膜炎需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需联合使用并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原则,治疗周期通常为6-9个月。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等指标,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对于合并腹腔积液的患者,需进行腹腔穿刺引流以缓解腹胀等症状。穿刺后可进行积液检验明确诊断,必要时可向腹腔内注射抗结核药物。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继发感染。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加强营养支持。建议采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必要时可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改善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病灶吸收。
对于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的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等。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治疗,避免结核复发。
中医认为结核性腹膜炎属"虚劳"范畴,可采用健脾益气、滋阴清热等治法。常用方剂包括补中益气汤、青蒿鳖甲汤等,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用瘦肉、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适当补充新鲜蔬果。可进行适度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出现腹痛加重、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