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免疫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异常。
免疫性肾炎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高,表现为泡沫尿或尿检蛋白阳性。蛋白质丢失过多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严重时引发全身水肿。蛋白尿程度与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程度相关,需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评估。
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导致红细胞漏出,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血尿可能呈洗肉水样或浓茶色,常无痛感但可能伴随尿频。部分患者血尿呈间歇性出现,需多次尿常规检查确认。
常见于眼睑和下肢的凹陷性水肿,晨起时面部浮肿明显。水肿与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严重者可出现胸腔积液或腹水。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导致血压升高,多见于疾病进展期。血压常难以用常规降压药控制,可能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持续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恶化。
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急性进展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尿毒症症状。肾功能损伤程度直接影响预后,需定期监测指标变化。
免疫性肾炎患者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动物蛋白。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注意记录每日尿量及血压变化,寒冷季节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严重水肿或血压超过160/100毫米汞柱时应及时就医,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