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有哪些

中医养生编辑 医普小新
21次浏览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幼儿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血便、体重下降和发热等症状。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早期肠道刺激、黏膜损伤加重、营养吸收障碍、电解质紊乱及全身炎症反应五个阶段。

1、腹泻:

早期以频繁黏液便或水样便为主,每日可达10次以上,排便急迫感明显。肠道持续炎症导致黏膜屏障破坏,肠液分泌增加,水分重吸收减少。需通过低渣饮食减少肠道刺激,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等黏膜保护剂。

2、腹痛:

左下腹或脐周阵发性绞痛多见,排便后短暂缓解。炎症刺激肠壁神经丛及平滑肌痉挛所致。建议采用热敷缓解痉挛,避免高纤维食物,急性期需医生评估是否使用解痉药物。

3、血便:

进展期出现黏液脓血便,严重时可见鲜红色血块。结肠黏膜溃疡侵蚀小血管导致出血。需立即进行血红蛋白监测,重度出血需静脉营养支持,必要时输注红细胞悬液。

4、体重下降:

长期营养吸收障碍导致体重增长停滞或减轻,伴食欲减退。炎症因子抑制摄食中枢,同时蛋白质和脂肪吸收率下降。需给予高热量低脂配方营养粉,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5、发热:

中重度患儿可出现38℃以上持续低热,提示全身炎症反应。与炎性介质通过破损黏膜入血有关。需监测C反应蛋白水平,根据医嘱使用5-氨基水杨酸制剂控制基础炎症。

患儿日常需采用低纤维、高蛋白饮食,如蒸蛋羹、嫩豆腐等,避免生冷及乳糖摄入。维持适量活动促进肠道蠕动,记录每日排便性状与次数。注意肛周皮肤护理,便后使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每3个月复查肠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夜间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