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尿路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尿路感染可能由尿道结构异常、免疫系统不成熟、护理不当、尿布使用不规范、细菌逆行感染等原因引起。
部分新生儿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如膀胱输尿管反流或尿道狭窄,这些结构异常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增加细菌滞留和繁殖的风险。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严重者需手术矫正。
新生儿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低,尤其是分泌型IgA缺乏,使得尿道黏膜对细菌的防御能力较弱。母乳喂养可提供被动免疫支持,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会阴部清洁不彻底、擦拭方向错误(从后向前)可能将肠道细菌带入尿道。建议每次排便后用温水从前向后冲洗,并选用透气性好的棉质尿布。
长时间不更换尿布会导致尿液浸泡皮肤,破坏天然屏障功能。应每2-3小时更换一次,排便后立即更换,夜间至少更换1-2次。
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经尿道口逆行至膀胱是主要感染途径。可能与分娩过程中接触产道细菌有关,需进行尿培养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日常需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母乳喂养可增强免疫力,注意观察排尿频率和尿液性状。出现发热、拒奶、尿液浑浊或血尿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引发肾盂肾炎等严重并发症。治疗期间需按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定期复查尿常规,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