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如何护理

新生儿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可通过伤口护理、引流管维护、营养支持、感染预防、定期复查等方式进行护理。先天性胆道闭锁通常由胆管发育异常、围产期感染等因素引起,术后需密切观察黄疸消退及肝功能恢复情况。
术后保持腹部切口清洁干燥,每日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拭伤口周围皮肤,避免尿液或粪便污染。若发现切口红肿、渗液或发热,可能提示伤口感染,需及时就医处理。术后1-2周内避免盆浴,可遵医嘱使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
部分患儿术后会留置胆道引流管,家长需固定导管防止脱出,记录每日引流胆汁的颜色和量。正常胆汁呈黄绿色,若出现浑浊、血性或引流骤减需警惕导管堵塞或胆道感染。避免导管受压扭曲,更换敷料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术后需提供高热量、低脂饮食,母乳喂养者可添加中链甘油三酯配方奶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脂溶性维生素ADEC补充剂,如维生素AD滴剂、维生素E软胶囊、维生素K1注射液等。少量多餐喂养,监测体重增长及大便颜色变化。
术后免疫力较低,应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定期进行居所消毒。若出现持续发热、胆汁引流异常或皮肤巩膜黄染加重,可能提示胆管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不可自行调整用药。
术后需每月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及超声,评估胆道通畅情况。长期随访中若出现肝硬化表现如腹水、脾功能亢进,可能需要二次手术干预。家长应记录患儿黄疸指数、大便性状及生长发育曲线,为复诊提供详细依据。
术后护理期间需维持适宜室温,避免着凉诱发呼吸道感染。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奶瓶餐具每日煮沸消毒。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及食欲变化,若出现拒食、嗜睡或持续哭闹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按时服用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片,不可擅自停药。定期进行儿童保健科随访,监测生长发育及神经行为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