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可发生的妇科肿瘤有哪些

妊娠期可发生的妇科肿瘤主要有宫颈癌、卵巢肿瘤、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肌瘤和外阴肿瘤。
妊娠合并宫颈癌较为罕见,但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临床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需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活检确诊。治疗需根据孕周和肿瘤分期个体化选择,早期可考虑保留胎儿的手术治疗。
妊娠期卵巢肿瘤以良性畸胎瘤和黄体囊肿多见,恶性肿瘤约占3%。超声检查是首选诊断方法,肿瘤标志物解读需考虑妊娠生理性升高。直径超过5厘米或怀疑恶性需手术干预,最佳手术时机为妊娠中期。
包括葡萄胎和绒毛膜癌,表现为异常子宫增大、剧吐或阴道出血。血清hCG水平监测至关重要,完全性葡萄胎需清宫处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需化疗,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需充分评估风险。
妊娠期雌激素升高可致肌瘤体积增大,可能引发疼痛、流产或胎位异常。多数采取保守观察,红色变性时可给予镇痛治疗。浆膜下肌瘤蒂扭转等急症需手术干预,但会增加流产风险。
包括前庭大腺囊肿、外阴上皮内瘤变等,表现为外阴肿块或溃疡。活检确诊后,良性病变可产后处理,恶性肿瘤需多学科讨论治疗方案。分娩方式需根据肿瘤位置和大小决定。
妊娠期发现妇科肿瘤应定期产检监测,保持均衡饮食特别是富含抗氧化物的深色蔬菜和浆果,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孕妇瑜伽等温和活动,严格遵医嘱进行超声和肿瘤标志物复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持续腹痛或肿块快速增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决策需综合考虑母婴安全,由妇科肿瘤医生和产科医生共同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