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内传导阻滞有什么危害

心室内传导阻滞可能引发心悸、晕厥甚至心力衰竭,严重时可导致心源性猝死。危害程度与阻滞部位及类型相关,主要包括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双分支阻滞等类型。
心室内传导阻滞会干扰正常电信号传导,可能诱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长短周期现象,增加心脏骤停风险。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估严重程度,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
持续性传导阻滞会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降低心脏泵血效率。长期可能引发心脏扩大、射血分数降低,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左右心室协调收缩。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室率极低时,可能突发阿-斯综合征,表现为意识丧失、抽搐。三分支阻滞患者年猝死率可达5%-10%,需考虑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
传导阻滞常伴随冠心病、心肌炎等原发病,阻滞程度加重往往提示心肌损伤进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住院死亡率升高3-4倍。
患者日常可能出现乏力、运动耐量下降,严重者需限制体力活动。部分患者因担心突发意外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需要心理干预与康复指导。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心率,避免剧烈运动与情绪激动。饮食宜低盐低脂,保证钾镁摄入维持心肌电稳定。可进行散步、太极等有氧运动,但运动前后需监测心律变化。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减轻心脏负荷。出现头晕黑朦症状应立即就医,植入起搏器患者需远离强电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