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路感染平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小儿尿路感染的日常护理需注重卫生习惯调整、饮食管理和症状监测,主要措施包括保持会阴清洁、增加水分摄入、避免憋尿、选择棉质内裤以及定期复查。
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儿外阴部,女童应从前向后擦拭,避免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口。排便后及时更换尿布或清洁,减少粪便残留。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可选择中性婴幼儿专用清洁产品。
每日饮水量需达到每公斤体重50-8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充足液体可稀释尿液并促进排尿,减少细菌在尿路滞留。建议以白开水为主,适当补充新鲜果汁或淡汤,避免含糖饮料刺激尿道。
培养患儿每2-3小时主动排尿的习惯,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夜间可适当减少饮水量但不应刻意限制,排尿后需检查尿液是否浑浊或有异味。婴幼儿需定时更换纸尿裤,防止尿液长时间接触皮肤。
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裤,避免化纤材质导致局部潮湿闷热。女童避免穿紧身裤或连裤袜,男童注意包皮过长者需每日轻柔上翻清洗。衣物需每日更换并用阳光暴晒消毒,阴雨天可用高温熨烫。
观察排尿频次、尿量及尿液颜色变化,记录有无尿痛、哭闹等异常表现。发热超过38℃或出现腰痛需立即就医。治愈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尿常规,反复感染者需完善泌尿系统超声检查。
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蓝莓、蔓越莓等富含原花青素的水果,其成分能抑制细菌黏附尿路上皮。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盐食物,控制动物蛋白摄入量。日常可进行适量跳跃运动促进排尿,但避免剧烈运动后长时间穿着汗湿衣物。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家长需耐心引导患儿建立正确的如厕习惯,避免因尿痛恐惧而刻意减少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