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发烧不退怎么办

上呼吸道感染发烧不退可通过多喝水、物理降温、遵医嘱使用退热药、抗感染治疗、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合并其他疾病等原因引起。
发烧时身体水分流失加快,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维持体液平衡,促进代谢废物排出。可选择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避免含糖饮料。儿童可少量多次喂水,成人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若伴有呕吐或腹泻,需警惕脱水风险。
体温未超过38.5℃时可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可配合退热贴敷额头,保持室内通风。婴幼儿需解开包被散热,但需注意避免着凉。物理降温30分钟后需复测体温。
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退热药物。用药需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蚕豆病患者禁用退热药,妊娠期妇女慎用。服药后若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皮疹需立即停药就医。
经血常规检查确认细菌感染时,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罗红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选用奥司他韦胶囊、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用药需完成全程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合并支原体感染需加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体温反复超过40℃,出现意识模糊、抽搐、呼吸困难、皮疹或颈部僵硬等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应密切观察。就医时需详细描述发热规律、伴随症状及用药史,配合完成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片等检查。
发热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小米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室内湿度50%-60%。退热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儿童返校需体温正常48小时以上。日常注意勤洗手、戴口罩,流感季节可接种疫苗预防。若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建议排查免疫功能或慢性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