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手术后大便失禁怎么办

肛肠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28次浏览

关键词: #肛瘘 #大便

肛瘘手术后大便失禁可通过肛门括约肌训练、生物反馈治疗、药物干预、神经电刺激及手术修复等方式改善,通常由括约肌损伤、神经功能异常、术后瘢痕形成、感染或解剖结构改变等原因引起。

1、括约肌训练:

通过主动收缩和放松肛门括约肌增强肌力,每日进行3-5组训练,每组持续10-15秒。长期坚持可改善控便能力,适用于轻度括约肌损伤患者。

2、生物反馈治疗:

借助仪器将肛门括约肌活动转化为视觉或听觉信号,帮助患者感知并调控肌肉收缩强度。需在专业机构完成10-15次疗程,对神经调节异常型失禁效果显著。

3、药物干预:

洛哌丁胺可减缓肠蠕动减少排便次数,匹维溴铵能缓解肠道痉挛。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长期依赖。

4、神经电刺激:

通过植入电极刺激骶神经调节排便反射,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重度失禁。需评估神经传导功能后由专科医生操作。

5、手术修复:

括约肌成形术直接缝合损伤肌肉,人工括约肌植入适用于广泛肌纤维断裂。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术后早期应保持高纤维饮食预防便秘,推荐每日摄入燕麦、火龙果等30克膳食纤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肛门刺激,规律进行提肛运动及盆底肌锻炼。穿着透气棉质内裤预防局部潮湿,排便后使用温水清洁避免感染。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伴随发热、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