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治疗仪治疗失眠效果如何

神经内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24次浏览

关键词: #失眠 #治疗失眠

远红外治疗仪对失眠可能有一定辅助改善作用,其效果主要与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微循环、放松身心等因素有关。

1、促进血液循环:

远红外线的温热效应可扩张皮下毛细血管,加速血流速度,增加组织供氧量。对于因末梢循环不良导致的入睡困难,可能通过改善手脚冰凉症状间接提升睡眠质量。

2、调节神经功能:

特定波长的远红外线可能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来诱发睡意。对于焦虑型失眠患者,这种非药物性神经调节方式可能减少夜间觉醒次数。

3、缓解肌肉紧张:

远红外线的深层穿透作用可放松颈肩背部肌群,减轻因肌肉劳损导致的体位性失眠。临床观察显示,配合穴位照射时对紧张性头痛伴发的睡眠障碍效果更明显。

4、改善微循环:

通过促进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的清除,可能缓解慢性疼痛引发的睡眠中断。对于骨关节炎或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夜间使用可能缩短入睡潜伏期。

5、身心放松:

治疗过程中的温热感可刺激皮肤触觉感受器,促使大脑释放内啡肽等镇静物质。建立规律的睡前照射仪式感,可能帮助重建生物钟条件反射。

使用远红外治疗仪时建议选择具有医疗器械认证的产品,照射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为宜,避免直接照射眼睛及甲状腺区域。可配合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增强效果,但严重失眠患者仍需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或专业医疗干预。保持卧室温度18-22℃、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适当饮用温牛奶等综合措施能提升整体疗效。若失眠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日间功能损害,应及时到睡眠专科就诊排查潜在病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