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血栓会有哪些表现 下肢动脉血栓的3个表现须知

下肢动脉血栓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疼痛、皮肤苍白与温度降低、运动功能障碍。下肢动脉血栓的典型表现有肢体缺血性疼痛、皮温色泽改变、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时,患肢可出现剧烈疼痛,疼痛性质为持续性钝痛或撕裂样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血栓形成平面以下,活动时疼痛加剧。这是由于血栓阻塞动脉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常为首发症状,约90%患者以此为主诉就诊。
血栓远端肢体因供血不足呈现特征性苍白,按压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随着缺血时间延长,皮肤可出现青紫色斑块。观察患肢与健侧肢体颜色差异是重要诊断依据,通常在血栓形成后1-2小时内即出现明显改变。
患肢皮温较健侧明显降低,温差可达2℃以上。使用手背触摸比较双侧肢体温度是简易判断方法。温度改变范围与动脉阻塞平面相关,股动脉阻塞时整个下肢皮温下降,腘动脉阻塞则表现为小腿以下温度降低。
日常需注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6小时内是黄金救治期。饮食建议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避免久坐不动,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形成。定期监测血脂血糖指标,高危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凝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