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危害你要知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危害包括血管狭窄闭塞、器官缺血及继发性高血压等。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危害主要有血管闭塞导致缺血、重要脏器功能受损、继发性高血压、动脉瘤破裂风险、长期残疾风险。
多发性大动脉炎可导致受累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当锁骨下动脉受累时,可能出现上肢无脉或脉搏减弱;颈动脉狭窄可引发头晕、视物模糊;肾动脉狭窄则造成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血管闭塞引起的缺血症状会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发展。
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病变可能影响脑部供血,增加脑卒中风险;冠状动脉受累可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肾动脉狭窄超过70%时可能导致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这些脏器损害多为不可逆性,需通过血管造影等检查早期发现。
约50%患者会出现肾血管性高血压,与肾动脉狭窄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关。此类高血压通常难以控制,需联合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炎症反应可能破坏动脉中膜弹性纤维,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形成动脉瘤。主动脉根部动脉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存在自发性破裂或夹层风险,需考虑外科修复。动脉瘤破裂可引发致命性大出血,是本病最危急的并发症。
疾病晚期可能出现不可逆的视力丧失、肢体坏疽、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约20%患者因脑血管事件遗留偏瘫等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规范治疗可降低残疾率,但部分患者仍需长期依赖透析或助行器具。
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加重血管负担;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血压骤升;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管杂音,每3-6个月复查炎症指标和血管影像;冬季注意肢体保暖,戒烟限酒以减缓血管病变进展;出现新发头痛、视力变化或胸腹痛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