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怎么看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68次浏览

关键词: #乙肝

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需通过五项指标综合分析,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常见结果组合模式主要有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既往感染已康复、疫苗接种后免疫、急性或慢性乙肝感染、隐匿性乙肝感染五种情况。

1、携带状态: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提示慢性携带状态,此时e抗原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e抗原阴性则可能处于低复制期。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若出现转氨酶升高需考虑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

2、康复模式:

表面抗原阴性伴随表面抗体阳性,且核心抗体阳性时,表明既往感染后产生保护性抗体。核心抗体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阳性则为远期感染。此类人群无需特殊治疗,但需注意个别情况下病毒DNA可能仍存在肝细胞内。

3、疫苗免疫:

单独表面抗体阳性且浓度大于10mIU/ml为疫苗接种成功标志。抗体滴度会随时间递减,高危人群建议每5年复查抗体水平,医护人员等职业暴露者需在抗体低于30mIU/ml时加强接种。

4、急性感染:

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提示急性感染期,此时转氨酶显著升高。90%成人感染者可自发清除病毒,但出现黄疸、凝血异常等表现时需住院治疗,必要时短期使用护肝药物。

5、隐匿感染:

表面抗原阴性但病毒DNA阳性属特殊感染状态,常见于核心抗体单独阳性者。此类患者肝组织仍可能存在病毒复制,肝硬化患者需通过高灵敏度检测排除,必要时行肝穿刺活检确认。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酒精及霉变食物。建议选择游泳、太极拳等中低强度运动,每周运动3-5次。密切接触者应接种疫苗,感染者个人物品需单独消毒。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及肝脏超声,育龄女性妊娠前需专项评估。出现乏力加重、腹胀或皮肤黄染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