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感病毒感染需要打针吗

关键词: #流感
关键词: #流感
流感病毒感染是否需要打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主要评估因素包括症状表现、并发症风险、基础疾病情况、年龄因素及病程进展。
轻症流感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若无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一般无需注射治疗。对于出现39℃以上持续高热超过3天、严重肌肉酸痛或意识模糊者,需考虑静脉补液或抗病毒药物注射。
合并肺炎、中耳炎等细菌感染时可能需要抗生素注射治疗。流感病毒本身引发的病毒性肺炎或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需住院接受静脉用抗病毒药物如帕拉米韦。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免疫缺陷患者感染流感后病情易加重。这类高危人群出现流感症状时,医生可能建议早期使用注射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5岁以下儿童及65岁以上老年人是流感重症高危人群。婴幼儿出现拒食、嗜睡等症状,或老年人伴随意识障碍时,通常需要住院接受静脉治疗。
发病48小时内是抗病毒治疗黄金期,超过此时限后注射治疗效果有限。但若病程中出现病情突然加重,如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以下,仍需考虑静脉给药。
流感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证充足睡眠,卧室保持50%-60%湿度。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胸闷气促、尿量减少或精神萎靡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医。未接种流感疫苗者应在康复后咨询医生补种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