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要注意什么 腹泻患者这五个事项要注意

关键词: #腹泻
关键词: #腹泻
腹泻患者需注意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观察症状、合理用药及预防传染五个事项。
腹泻期间应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苹果等,避免高脂、高糖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急性期可短暂禁食4-6小时减轻肠道负担,恢复期逐步增加香蕉、土豆等含钾食物。乳糖不耐受者需暂停乳制品摄入。
每排便一次需额外补充100-200毫升液体,优先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可自制补液水(500毫升温水+1.75克食盐+10克白糖),少量多次饮用。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出现口渴、少尿需警惕脱水。
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若出现持续24小时以上的水样便、血便、高热(超过38.5℃)或意识模糊应立即就医。婴幼儿需特别关注囟门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等重度脱水体征。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制剂能调节菌群平衡,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诺氟沙星等抗菌药物。禁止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感染性腹泻症状,抗生素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疗程。
感染性腹泻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粪便用漂白粉消毒后再处理。如厕后需用肥皂流水洗手20秒,家庭成员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处理呕吐物时佩戴手套,污染区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腹泻恢复期建议每日分5-6餐进食,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可适量添加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日常活动量,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注意腹部保暖,使用热水袋时温度不超过50℃。建立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慢性腹泻患者建议定期检测电解质和营养指标。保持规律作息,心理压力过大可能加重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可通过冥想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