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梗阻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小肠梗阻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肠粘连、切口感染、肠瘘、腹腔脓肿、吻合口狭窄。
肠粘连是术后常见并发症,由于手术创伤导致肠管与腹壁或其他脏器粘连。轻度粘连可能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慢性腹痛或再次梗阻。术后早期活动、使用防粘连材料可降低发生率。若出现持续性腹痛伴呕吐需及时就医。
手术切口感染多发生于术后5-7天,表现为红肿热痛或脓性渗出。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风险较高。预防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保持伤口清洁。轻度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清创处理。
肠瘘因吻合口愈合不良导致肠内容物外漏,常发生于术后1-2周。表现为发热、腹痛、引流液异常。营养不良或肠道血供不足是主要诱因。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严重者需二次手术修补。
腹腔脓肿多由术中污染或肠瘘继发感染引起,术后出现持续发热、腹痛加重。CT检查可明确诊断。早期可通过抗生素和穿刺引流控制,范围较大时需手术引流。糖尿病患者或老年患者需特别警惕。
吻合口狭窄因瘢痕过度增生导致肠腔变窄,多在术后数月逐渐出现腹胀、排便困难等症状。炎症反应强烈或吻合技术不当是主要原因。轻度狭窄可通过肠镜扩张,严重梗阻需手术重建吻合口。
术后康复期需循序渐进恢复饮食,初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2周后过渡至软烂面条、蒸蛋等半流质。每日进行床边活动促进肠蠕动,避免突然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随访复查腹部超声,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排便异常应立即返院检查。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术后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