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细菌感染恶心呕吐怎么办

宝宝细菌感染恶心呕吐可通过补液防脱水、调整饮食、口服益生菌、抗生素治疗、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细菌感染通常由饮食不洁、免疫力低下、胃肠道菌群失衡、致病菌侵袭、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频繁呕吐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补液盐,呕吐后半小时内暂禁食水。观察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征兆,必要时静脉补液。
呕吐缓解后尝试米汤、稀粥等流食,避免油腻及高糖食物。母乳喂养可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稀释奶粉浓度。少食多餐原则,每次进食量不超过平日1/3。
双歧杆菌、酪酸梭菌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活性成分被破坏。连续使用5-7天,有助于恢复肠道屏障功能。
确诊细菌感染后需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抗生素使用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用药期间观察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精神萎靡等症状需立即就诊。血常规及粪便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严重脱水患儿需住院进行静脉补液及监护治疗。
护理期间保持居室通风,患儿餐具需煮沸消毒。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苹果泥、蒸胡萝卜等低纤维辅食,避免生冷食物刺激胃肠道。每日监测体温及呕吐次数,记录出入量变化。适当补充锌元素有助于肠黏膜修复,可选择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注意臀部皮肤清洁,频繁腹泻时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疹。家庭成员接触患儿前后需规范洗手,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