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有什么不同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主要由血栓栓塞、血管痉挛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突发无痛性视力丧失;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则与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相关,典型症状为渐进性视力下降伴视网膜出血。两者的治疗策略和紧急程度也截然不同。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多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或心脏栓子栓塞所致,血管痉挛、巨细胞动脉炎等也可诱发。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主要与视网膜静脉血流淤滞相关,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黏稠度或凝血异常进一步加重阻塞。
动脉阻塞表现为突发单眼无痛性视力丧失,眼底可见视网膜苍白水肿、黄斑区樱桃红斑。静脉阻塞患者视力下降相对缓慢,眼底呈现火焰状出血、静脉迂曲扩张,严重者出现黄斑囊样水肿。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动脉阻塞早期动脉充盈延迟,静脉期可见血管渗漏。静脉阻塞则表现为静脉回流时间延长,出血遮蔽荧光,晚期可能出现视网膜无灌注区或新生血管形成。
动脉阻塞属于眼科急症,需在90分钟黄金窗内进行降眼压、血管扩张等抢救治疗,必要时行前房穿刺。静脉阻塞以抗凝血、改善微循环为主,针对并发症可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或玻璃体腔注药。
动脉阻塞预后较差,超过4小时未处理常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静脉阻塞视力预后与分型相关,缺血型可能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非缺血型经治疗可保留部分视功能。
两类患者均需控制基础疾病,动脉阻塞高危人群应定期颈动脉超声筛查,静脉阻塞患者需监测眼底变化。建议每日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改善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俯身或剧烈屏气动作。出现突发视力变化需立即就医,确诊后每3-6个月复查眼底荧光造影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