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会被流感病毒感染吗

新生儿可能感染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途径感染,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拒奶、嗜睡等症状。
妊娠期孕妇感染流感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新生儿。孕晚期感染风险更高,病毒可突破胎盘屏障导致胎儿宫内感染。确诊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新生儿出生后需隔离观察。
家庭成员或护理人员患流感时,说话咳嗽产生的飞沫可传播病毒。新生儿鼻腔狭窄、气道发育不完善,更易被含有病毒的飞沫颗粒附着。照料者应佩戴口罩,保持2米以上距离,接触婴儿前严格洗手。
病毒可在门把手、奶瓶等物体表面存活2-8小时,通过间接接触传播。新生儿常通过吸吮手指或触碰面部导致感染。需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环境,奶瓶餐具煮沸消毒,避免与感染者共用物品。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IgG抗体水平仅为成人50%,难以有效抵抗流感病毒。早产儿、低体重儿风险更高,感染后易发展为肺炎或败血症。母乳喂养可传递母体抗体,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注射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流感症状不典型,可能表现为体温不稳定、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等。6月龄以下婴儿禁用奥司他韦,出现嗜睡、尿量减少等重症表现需立即住院。密切监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低于95%提示病情危重。
保持室内湿度50%-60%有助于呼吸道防御,每日通风3次每次30分钟。哺乳期母亲感染流感可继续母乳喂养,需佩戴口罩避免说话咳嗽。家庭成员应接种流感疫苗形成免疫屏障,新生儿6月龄后及时接种疫苗。出现鼻塞可用生理盐水滴鼻,发热时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退热药。如发现呼吸时肋骨间隙凹陷、呻吟等呼吸困难表现,需紧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