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膜性肠炎和急性肠炎有什么不同 介绍这两种病的主要区别

中医养生编辑 医学科普人
11次浏览

关键词: #肠炎 #急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与急性肠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伪膜性肠炎主要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表现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急性肠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导致,常见突发腹痛与水样便。

1、病因差异:

伪膜性肠炎的核心诱因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艰难梭菌过度繁殖并释放毒素。急性肠炎则多因摄入被诺如病毒、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引发,属于急性感染性病变。

2、症状特点:

伪膜性肠炎典型表现为发热、腹胀及黄绿色水样便,严重者粪便可见片状伪膜。急性肠炎以突发脐周绞痛、频繁水样腹泻为主,可伴呕吐但罕见伪膜排出,病程通常短于1周。

3、诊断方法:

伪膜性肠炎需通过粪便检测艰难梭菌毒素或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伪膜确诊。急性肠炎主要依据血常规、粪便培养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明确病原体,内镜检查非常规必要。

4、治疗策略:

伪膜性肠炎需立即停用相关抗生素,并口服万古霉素或非达霉素针对性杀菌,重症需肠道微生态移植。急性肠炎以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为主,细菌性感染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等短期抗菌治疗。

5、预后风险:

伪膜性肠炎易复发且可能进展为中毒性巨结肠,死亡率达10%-20%。急性肠炎多数自限性痊愈,婴幼儿及老年人需警惕脱水并发症。

日常预防伪膜性肠炎需避免滥用抗生素,使用益生菌维持菌群平衡;急性肠炎应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分开处理。两类患者均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伪膜性肠炎恢复期建议低渣饮食,急性肠炎可逐步过渡至清淡易消化食物。出现持续发热、血便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