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一上厕所大便就特别疼是什么原因

痔疮手术后排便疼痛通常由术后创面刺激、肛门括约肌痉挛、粪便干燥、局部感染及个体痛阈差异等因素引起。
手术切除痔核后形成的创面直接暴露于肠腔,排便时粪便摩擦新鲜创面会引发机械性疼痛。术后早期创面未完全愈合前,建议使用温水坐浴缓解刺激,医生可能开具促进创面修复的外用药物。
手术创伤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反射性收缩,排便时肌肉过度紧张加剧疼痛。可通过提肛训练逐步恢复肌肉协调性,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痉药物。
术后因活动减少或镇痛药副作用易引发便秘,干硬粪便通过时会扩张肛管并刮擦创面。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补充乳果糖等渗透性泻剂软化大便。
创面若被粪便污染可能继发感染,炎性分泌物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灼痛。表现为肛门灼热感、分泌物增多,需及时就医进行创面消毒并配合抗生素治疗。
个体对疼痛敏感度不同,部分患者术后神经末梢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痛觉过敏。可通过分散注意力、调整排便体位减轻不适,通常2-3周后逐渐缓解。
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优先选择火龙果、燕麦等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久蹲。每日进行10分钟提肛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排便后使用智能马桶温水冲洗代替纸擦。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脓性分泌物时需立即复诊,排除肛周脓肿等并发症。术后恢复期建议采用侧卧位休息减轻肛门压力,两周内禁止骑自行车等会阴部受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