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皮肤性病科编辑 医颗葡萄
29次浏览

关键词: #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有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尿液常规检查、病原体培养、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

1、涂片镜检:

通过采集尿道分泌物制作涂片,经革兰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该方法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白细胞增多,但无法直接检测沙眼衣原体或支原体等非淋菌性病原体,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

2、尿液检查:

留取清晨首次排尿的中段尿进行尿常规分析,若发现尿液中白细胞酯酶阳性或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大于10个,提示可能存在尿道炎症。该检查操作简便但特异性较低。

3、病原体培养:

将尿道分泌物或尿液标本接种于特殊培养基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是诊断支原体感染的金标准。该方法可明确具体病原体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但培养周期较长需3-7天。

4、核酸检测: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尿道拭子或尿液中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等病原体的特异性核酸片段。该技术灵敏度高达90%以上,可在感染早期检出微量病原体。

5、血清学检测:

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适用于病程较长或反复感染的患者。但抗体产生存在窗口期,且无法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

建议检查前2小时内避免排尿以提高检出率,采集尿道分泌物时需使用专用拭子深入尿道2-4厘米旋转取材。确诊后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促进排尿冲洗尿道,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直至复查转阴。合并盆腔疼痛者可尝试温水坐浴每日2次缓解不适,所有性伴侣需同步接受检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