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后脑出血怎么办 介绍脑出血的急救处理方法

摔倒后脑出血可通过保持患者静止、清理口腔异物、头部制动、监测生命体征、及时送医等方式处理。脑出血通常由外伤性血管破裂、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抗凝药物使用等原因引起。
发现疑似脑出血患者应立即让其平卧,避免任何形式的移动或摇晃。患者可能伴有意识障碍或呕吐,随意搬动可能加重出血或导致误吸。在等待急救人员期间,可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
迅速检查患者口腔是否有呕吐物或假牙等异物,使用纱布缠绕手指进行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关键,若出现呼吸停止需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注意操作时避免颈部过度伸展,防止可能存在的颈椎损伤。
用毛巾或软垫固定头部两侧,避免头部转动或震动。外伤性脑出血常伴随颅骨骨折,不当的头部活动可能使骨折端刺破血管加重出血。如发现耳鼻有清亮液体流出,提示可能存在脑脊液漏,禁止填塞鼻孔或耳道。
每5分钟记录呼吸、脉搏和瞳孔变化。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对光反射消失提示颅内压增高,呼吸节律不规则可能预示脑疝形成。这些体征变化需准确告知接诊医生,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呼叫急救时应明确说明疑似脑出血及外伤史,优先选择具有神经外科的医院。转运过程中保持担架平稳,避免急刹车或颠簸。急诊科将根据CT检查结果采取脱水降颅压、止血药物或急诊手术等治疗措施。
脑出血急性期过后需严格卧床2-4周,头部抬高15-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恢复期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的半流质食物,如山药粥、蒸蛋羹等,避免咀嚼用力引发血压波动。可进行被动肢体活动预防关节僵硬,但三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或头部按摩。定期监测血压和凝血功能,保持排便通畅,咳嗽或打喷嚏时需用手扶住头部。出现头痛加剧、视物模糊或肢体无力等复发征兆时应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