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脱水有哪些临床表现

高渗性脱水主要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神经系统症状及体温升高。高渗性脱水通常由水分摄入不足、大量出汗、渗透性利尿等因素引起。
高渗性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患者会出现明显口渴感,这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口渴程度与脱水严重性相关,轻度脱水可通过饮水缓解,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机体通过减少尿液排出以维持体液平衡,尿量明显减少且尿液颜色加深。脱水初期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水重吸收,严重时可出现少尿甚至无尿,需警惕急性肾损伤。
细胞外液减少导致皮肤组织间液不足,表现为皮肤干燥、弹性减退。检查时可观察前臂或腹部皮肤回缩速度,回缩缓慢提示脱水程度较重,婴幼儿可出现前囟凹陷。
高渗状态可引起脑细胞脱水,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意识模糊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发生幻觉、抽搐或昏迷,需紧急处理纠正电解质紊乱。
脱水导致汗液分泌减少影响散热功能,可能出现发热现象。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高热,老年患者可表现为持续性低热。
高渗性脱水患者应保持规律饮水习惯,每日摄入2000-2500毫升水分,运动或高温环境下需增加补液量。饮食宜选择含水量高的蔬果如西瓜、黄瓜等,避免高盐食物加重渗透压升高。出现持续口渴、尿量显著减少或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尿量及电解质水平,恢复期可适量补充含钾、钠的电解质饮料帮助体液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