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不准怎么治疗

月经期不准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心理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月经不调可能与内分泌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精神压力、过度节食等因素有关。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内分泌系统,建议每天固定睡眠时间并保证7-8小时睡眠。均衡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和含铁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每次持续30-40分钟为宜。
黄体酮胶囊可用于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月经后期,需在医生指导下周期性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适合避孕需求者调节月经周期,能抑制排卵并调整子宫内膜生长。益母草颗粒对气血不足型月经不调有活血调经作用,可改善经量过少症状。
针灸选取关元、三阴交等穴位,通过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运行,每周治疗2-3次。艾灸适用于寒凝血瘀型月经不调,可在神阙穴隔姜灸15-20分钟。中药方剂如四物汤加减适合血虚患者,需由中医师辨证开具个体化处方。
长期焦虑紧张会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月经,可尝试正念冥想每天15分钟。认知行为治疗能改善因体像障碍导致的进食紊乱型月经失调。建立支持系统,与亲友保持良好沟通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宫腔镜手术适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或宫腔粘连导致的月经紊乱,可在直视下清除病灶。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能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排卵功能,术后需配合药物维持疗效。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合肌瘤压迫引起的经量过多,根据肌瘤位置选择术式。
记录月经周期变化包括经期长度、经量多少和伴随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体重波动幅度控制在5%以内。注意经期保暖,特别是腰腹部避免受凉。建立健康的生活节律,减少熬夜和过度疲劳。若调整生活方式3个月仍无改善,建议到妇科进行激素六项、B超等系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