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关键词: #尿毒症
关键词: #尿毒症
尿毒症通常是后天因素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表现,少数情况可能与先天性肾脏疾病有关。尿毒症的病因主要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等遗传性疾病、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尿毒症最常见的后天性病因。长期免疫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最终发展为肾小球硬化。需通过降压药控制血压、免疫抑制剂延缓进展,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造成肾小球高滤过状态,逐渐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肾功能下降。严格控糖、降压治疗是关键,合并肾功能不全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
持续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导致缺血性肾单位丢失。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后期出现血肌酐升高。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可延缓进展,需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是主要的先天性病因,表现为双肾多发囊肿进行性增大,多在40岁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基因检测可确诊,治疗以控制并发症为主,终末期需透析治疗。
先天性肾发育不良、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畸形可导致反复尿路感染和肾瘢痕形成,儿童期即可出现肾功能损伤。早期手术矫正畸形可改善预后,已发生慢性肾病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预防尿毒症需从控制基础疾病入手,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建议普通人每年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发现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及时就诊。日常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吸烟者应戒烟,饮酒量每日不超过25克酒精。已有早期肾损害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