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术后难愈性切口如何处理

普外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16次浏览

外科术后难愈性切口可通过清创换药、负压引流、生长因子应用、高压氧治疗及手术修复等方式处理,通常由感染、局部血供不足、营养缺乏、糖尿病控制不佳及切口张力过大等原因引起。

1、清创换药:

彻底清除切口坏死组织和分泌物是基础措施。感染性切口需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覆盖银离子敷料,非感染切口可选用水胶体敷料促进肉芽生长。每日或隔日换药,根据渗出量调整敷料类型。

2、负压引流:

适用于深部腔隙或大量渗液的切口。通过持续负压吸引减少组织水肿,增加局部血流灌注。治疗期间需监测引流液性状,通常维持5-7天,压力设置为-125mmHg至-150mmHg。

3、生长因子应用: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刺激表皮细胞迁移增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毛细血管新生。需在清创后均匀涂抹于创面,配合保湿敷料使用,禁用于恶性肿瘤或感染未控制的切口。

4、高压氧治疗:

通过提高血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状态,适用于放射性损伤或糖尿病足合并的难愈切口。每次治疗90-120分钟,压力维持在2-2.5个大气压,10-20次为1疗程,需警惕氧中毒及气压伤风险。

5、手术修复:

对于超过8周未愈的慢性切口,可考虑皮瓣移植或植皮术。局部皮瓣适用于小面积缺损,游离皮瓣用于深部组织暴露的创面,术前需控制血糖在8mmol/L以下,血红蛋白不低于90g/L。

术后切口护理需保持敷料干燥清洁,每日观察红肿渗液情况。饮食应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及乳清蛋白。补充维生素C每日200毫克、锌元素15毫克促进胶原合成。避免切口部位受压或过度活动,睡眠时可用软枕垫高患肢改善循环。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吸烟者必须严格戒烟。恢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步行训练,每次15-20分钟,心率控制在静息状态+20次/分以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