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如何治疗

儿童泌尿系统感染可通过多饮水、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护理、调节饮食结构、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儿童泌尿系统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排尿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先天性尿路异常、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增加每日饮水量可促进尿液生成,通过尿液冲刷作用减少细菌在尿路的滞留时间。建议选择温开水或淡竹叶水,每日饮水量按体重每公斤50-80毫升计算。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排尿频率应保持每2-3小时一次。
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呋喃妥因等。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需密切观察。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婴幼儿应及时更换尿布,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衣。洗澡时避免盆浴,建议采用淋浴方式。
增加新鲜蔬果摄入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适量食用冬瓜、西瓜等利尿食物,减少辛辣刺激及高盐食品。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需按标准比例调配。
治疗结束后需复查尿常规,确认感染是否根治。反复感染者需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排除膀胱输尿管反流等解剖异常。随访期间记录排尿日记,监测有无尿频、尿急等症状复发。
儿童泌尿系统感染康复期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适量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选择宽松棉质内裤,避免穿紧身裤或化纤材质衣物。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培养定时排尿习惯,避免憋尿行为。夜间睡眠时注意腹部保暖,寒冷季节加强防护。如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反复感染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必要时应至儿科或泌尿专科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