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做B超能查出来吗 胰腺炎需做这几个检查

胰腺炎可通过B超检查辅助诊断,确诊需结合血常规、血淀粉酶检测、CT扫描、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检查综合判断。
B超能显示胰腺形态异常、肿大或周围积液,对急性胰腺炎诊断敏感性约70%。检查无创便捷,但易受肠道气体干扰,对轻度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早期改变检出率有限。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度相关。血液检查需在发病后2-12小时内进行,动态监测更有助于评估进展。
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具有诊断价值,通常在发病后6-12小时升高,48小时达峰。需注意腮腺疾病、肠梗阻等也可能导致淀粉酶轻度升高。
增强CT是评估胰腺坏死范围和并发症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胰腺实质密度不均、胰周脂肪间隙模糊等特征。建议发病72小时后检查,过早扫描可能无法显示坏死病灶。
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能无创评估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对胰管狭窄、结石的显示优于CT。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或需反复检查的患者,但检查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
胰腺炎患者急性期需严格禁食,病情稳定后从清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20克以下。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部受压动作。戒烟戒酒,定期监测血糖血脂,慢性胰腺炎患者需长期补充胰酶制剂并随访胰腺功能。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体重骤降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