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隐血(+++)是什么病

尿常规隐血(+++)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肾炎、泌尿系统肿瘤或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细菌侵入尿道、膀胱等部位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常见于膀胱炎、尿道炎,多伴有尿频尿急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增加水分摄入促进细菌排出。
结石移动划伤泌尿道黏膜引发出血,常见于草酸钙或尿酸结石。典型表现为突发腰部绞痛伴血尿。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小于6毫米的结石建议多饮水配合药物排石。
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导致红细胞漏出,多见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可能伴随蛋白尿、水肿等症状。需肾穿刺明确病理类型,常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进展。
膀胱癌、肾盂癌等新生血管易破裂出血,常见于中老年无痛性血尿患者。需通过膀胱镜、CT尿路造影等检查确诊,早期病例可行肿瘤切除手术,晚期需综合放化疗。
剧烈运动、月经期污染标本或检查前过量摄入动物内脏等,可能造成假阳性结果。建议避开月经期复查尿常规,检查前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及特殊饮食。
发现尿隐血阳性应完善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区分肾性与非肾性出血,必要时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或CT检查。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嘌呤饮食,避免长时间憋尿。40岁以上患者建议每年进行尿常规筛查,出现持续血尿或伴随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浓茶色或洗肉水样尿液提示出血量较大,需紧急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