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怎么诊断小儿低血糖

小儿低血糖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检测结合临床症状,诊断流程包括血糖测定、病因筛查、症状评估、动态监测及鉴别诊断。
静脉血浆葡萄糖<2.8毫摩尔/升或全血葡萄糖<2.2毫摩尔/升可确诊。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血糖<2.2毫摩尔/升即需干预。检测需在发作时进行,必要时重复测定或延长空腹时间诱发低血糖。
需排查高胰岛素血症、遗传代谢病(如糖原累积症)、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等。检测胰岛素、C肽、酮体等指标,异常升高提示胰岛素分泌过多可能与胰岛细胞增生症有关。
典型表现包括苍白、出汗、喂养困难,严重者出现抽搐或昏迷。新生儿可能仅表现为呼吸暂停或肌张力低下。症状与血糖下降速度相关,快速降低时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更明显。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可记录血糖波动规律,尤其适用于无症状性低血糖。72小时饥饿试验可诱发低血糖并观察激素变化,需在严密监护下进行。
需排除癫痫、脑炎等神经系统疾病,通过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暂时性低血糖需与持续性低血糖症鉴别,后者多由遗传因素导致。
确诊后需立即纠正低血糖,静脉推注葡萄糖溶液后维持输注。长期管理需针对病因治疗,如二氮嗪用于高胰岛素血症。日常喂养建议少量多餐,睡前补充复合碳水化合物,避免长时间空腹。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携带急救卡注明应急处理措施。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随身携带速效糖类食品。遗传代谢病患儿需严格饮食控制,必要时使用生酮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