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的早期有哪些表现 警惕大肠癌早期有四个表现

大肠癌早期可能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胀、体重下降四种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需结合肠镜检查确诊。
早期常见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可能伴随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形状变细或呈扁条状提示肠道存在占位性病变。这种改变持续两周以上需进行粪便隐血检测。
约60%患者出现便血,血液多呈暗红色并与粪便混合。需与痔疮出血鉴别,痔疮出血通常为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持续性便血应进行肛门指诊和结肠镜检查。
肿瘤刺激肠壁或造成不全梗阻时可引发隐痛或绞痛,疼痛多位于下腹部。进食后腹胀加重是典型表现,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症状反复发作需排除肠易激综合征。
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10%需警惕。肿瘤消耗、食欲减退及营养吸收障碍是主要原因。无明确减肥措施却持续消瘦者应完善肿瘤标志物检查。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粪便隐血检测,高风险人群每3-5年接受结肠镜检查。日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保持30分钟有氧运动,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出现上述任一症状持续两周应及时消化科就诊,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家族中有大肠癌病史者应从35岁开始筛查,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