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痔疮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小孩得痔疮的症状表现主要有肛门瘙痒、排便疼痛、便血、肛门肿物脱出以及排便习惯改变。
痔疮可能导致肛门周围静脉曲张,局部分泌物增多刺激皮肤,引发持续性瘙痒。患儿常出现抓挠行为,可能伴随肛周皮肤潮红或轻微破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可缓解症状,必要时需使用医生推荐的药膏。
排便时粪便摩擦肿胀的痔静脉丛,会产生撕裂样或灼烧样疼痛。疼痛程度与痔疮严重程度相关,可能造成患儿恐惧排便而形成恶性循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温水坐浴有助于减轻不适。
内痔破裂或黏膜损伤会导致便后滴血或厕纸染血,血液呈鲜红色且不与粪便混合。长期少量出血可能引发贫血,需通过肛门镜检查明确出血点。调整排便姿势和使用软便剂可减少出血风险。
二度以上内痔或血栓性外痔会在排便时出现紫红色团块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推回。脱出物可能发生嵌顿坏死,需及时就医处理。避免久蹲久坐可预防症状加重。
因疼痛恐惧导致的憋便行为会引起便秘,而直肠刺激反应又可能造成排便次数增多。这种紊乱可能交替出现,伴随肛门坠胀感。建立规律如厕时间、进行腹部按摩有助于改善症状。
患儿日常需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1000-1500毫升,多吃火龙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硬质座椅,建议每半小时活动一次。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可配合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时需立即就诊儿科或肛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