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心肌缺血程度做什么检查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程度可通过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心肌核素显像等检查综合判断。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或血栓形成导致,可能表现为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
静息心电图是筛查心肌缺血的常用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判断是否存在ST段压低、T波倒置等缺血表现。动态心电图可监测24小时内的心电变化,提高阵发性缺血的检出率。心电图检查无创且便捷,但轻度缺血可能无法显示异常。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肌缺血的金标准,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直接观察血管狭窄程度和位置。该检查能明确冠状动脉病变范围,评估是否需要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冠状动脉造影属于有创检查,需住院进行且存在一定风险。
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局部室壁运动异常。负荷超声通过运动或药物诱发缺血,观察室壁运动变化提高诊断敏感性。心脏超声无辐射风险,但操作者依赖性较强。
运动负荷试验通过平板或踏车运动增加心脏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并记录心电图变化。试验中血压、心率及症状变化可辅助判断缺血程度。该检查适合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禁用。
心肌核素显像通过放射性示踪剂显示心肌血流分布,静息与负荷状态对比可识别缺血区域。该检查能定量评估缺血范围,但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心肌核素显像辐射量较小,孕妇需谨慎选择。
怀疑心肌缺血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戒烟限酒并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遵医嘱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功能。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