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碱类化学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关键词: #中毒
关键词: #中毒
强碱类化学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黏膜灼伤、消化道症状、呼吸道损伤、眼部损害和全身中毒反应。
接触强碱后皮肤出现剧烈疼痛,初期可见红肿、水疱,严重时形成深达真皮层的溃疡。创面呈黏滑的肥皂样改变,因强碱与脂肪发生皂化反应。高浓度强碱可导致组织液化坏死,伤口愈合缓慢且易继发感染。
误服强碱后立即出现口腔、咽喉烧灼痛,伴流涎、吞咽困难。食管和胃部黏膜发生腐蚀性损伤,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咖啡样物。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穿孔,出现板状腹、休克等急腹症表现。
吸入碱雾或粉末后出现刺激性咳嗽、声嘶、呼吸困难。气道黏膜水肿可导致窒息,肺泡受损时引发化学性肺炎。胸片可见肺水肿征象,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
结膜接触强碱后充血水肿,角膜出现混浊、上皮脱落。严重者发生角膜穿孔、虹膜睫状体炎,后期可能形成睑球粘连。碱性物质可深入前房导致青光眼和白内障。
大量吸收强碱后引起代谢性碱中毒,表现为手足抽搐、心律失常。肝肾等重要脏器受损时出现少尿、黄疸。严重中毒者可因喉头水肿、循环衰竭或多器官功能障碍致死。
强碱中毒后需立即脱离污染环境,皮肤接触部位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眼部污染时翻开眼睑彻底冲洗。禁止催吐以防二次损伤,可口服牛奶或蛋清保护消化道黏膜。所有患者均需紧急送医,进行中和治疗、脏器功能支持及创面处理。恢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消化道瘢痕狭窄者需定期扩张治疗。接触强碱作业时应穿戴防护服、护目镜和防毒面具,工作场所配备应急冲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