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被跳蚤咬了有什么症状
皮肤性病科编辑
医普小新
皮肤性病科编辑
医普小新
皮肤被跳蚤叮咬后主要表现为瘙痒性红色丘疹、局部水肿或水疱,严重者可出现过敏反应。典型症状包括跳蚤叮咬处中心出血点、成簇分布的皮疹、持续性瘙痒、继发感染征象以及全身过敏反应。

跳蚤口器刺入皮肤时会注入抗凝血物质,导致叮咬中央出现针尖大小的暗红色瘀点,周围伴有直径2-10毫米的红晕。这种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与其他虫咬鉴别,通常持续3-5天逐渐消退。
跳蚤常连续叮咬形成线状或三角分布的皮疹群,多见于腰部、下肢等衣物覆盖处。皮疹初期为红色斑丘疹,24小时内可能发展为硬结,儿童患者常见大疱性反应。

跳蚤唾液中的蛋白质会引发组胺释放,导致持续数日的强烈瘙痒感。搔抓可能使皮疹扩大并延长恢复时间,夜间瘙痒加重是其特征之一。
反复抓挠可能破坏皮肤屏障,表现为叮咬处出现脓液、结痂或局部淋巴结肿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常见致病菌,需警惕蜂窝织炎等并发症。
敏感体质者可能出现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甚至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既往有特应性皮炎病史的患者更易发生速发型超敏反应。

被跳蚤叮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患处,冷敷可缓解瘙痒肿胀。穿着长袖衣物避免二次叮咬,定期高温清洗床品及宠物用品。若出现大面积水疱、发热或皮疹持续扩散超过72小时,需就医进行抗组胺药物或抗生素治疗。保持环境干燥通风,使用吸尘器彻底清洁地毯、沙发缝隙等跳蚤滋生区域,必要时寻求专业杀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