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垂体瘤临床表现有哪些

功能性垂体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激素分泌异常症状、占位效应症状、视力视野损害、垂体功能减退、头痛等。
不同类型的垂体瘤会分泌过量激素。泌乳素瘤表现为女性闭经溢乳、男性性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瘤导致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引发库欣综合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和紫纹;促甲状腺激素瘤罕见,可引起甲亢症状。
肿瘤增大压迫周围结构会出现相应症状。向上生长压迫视交叉导致双颞侧偏盲;向两侧侵袭海绵窦可能引起动眼神经麻痹;向下侵犯蝶窦可导致脑脊液鼻漏。肿瘤直径超过10毫米时占位症状更明显。
视交叉受压最早表现为双颞上象限视野缺损,逐渐发展为典型双颞侧偏盲。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苍白,严重者出现视神经萎缩。视野检查是诊断垂体瘤的重要辅助手段。
肿瘤压迫正常垂体组织可导致垂体功能低下。常见表现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性腺功能减退。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迟缓,成人可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低血压等。
约半数患者出现持续性前额部或眶后疼痛,可能与鞍膈受牵拉或蝶窦受压有关。头痛程度与肿瘤大小不一定相关,但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需警惕垂体卒中可能。
功能性垂体瘤患者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视力视野变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出现严重头痛、视力骤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长期随访并按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