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骨性畸形和牙性畸形的区别有哪些

牙齿骨性畸形和牙性畸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表现特征及治疗方式上。骨性畸形主要由颌骨发育异常导致,牙性畸形则多因牙齿排列问题引起。
骨性畸形的根本原因是上下颌骨发育不协调,可能由遗传因素、先天性发育障碍或外伤引起。牙性畸形多由后天因素导致,如乳牙早失、不良口腔习惯、龋齿等,牙齿排列紊乱但颌骨结构正常。
骨性畸形表现为颌面外形异常,常见下颌前突(地包天)或上颌后缩(鸟嘴状面容),牙齿咬合关系与骨骼异常同步。牙性畸形仅表现为牙齿错位、扭转或间隙过大,颌面轮廓基本正常。
骨性畸形需通过头颅侧位片测量颌骨角度,分析ANB角、SNA角等骨性指标。牙性畸形主要通过口腔模型和全景片评估牙齿排列状态,测量牙弓宽度与牙齿倾斜度。
骨性畸形需在青春期前进行颌骨生长干预,利用功能性矫治器引导颌骨发育。牙性畸形可在恒牙列完成后治疗,通过固定矫治器调整牙齿位置。
严重骨性畸形需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如LeFort截骨术或矢状劈开术。牙性畸形通常采用单纯正畸治疗,如金属托槽、隐形矫治器等非手术方式。
日常需注意儿童替牙期口腔监测,避免口呼吸、咬指等不良习惯。骨性畸形患者术后需长期保持器维护,牙性畸形矫正后建议夜间佩戴透明保持器。均衡摄入钙磷食物有助于颌骨发育,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畸形倾向。青少年建议每年进行正畸专科评估,成年人矫正需关注牙周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