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癌与扁桃体炎有什么区别

扁桃体癌与扁桃体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病程及治疗方式上。扁桃体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急性咽痛、发热;扁桃体癌则与长期吸烟饮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症状包括持续咽喉异物感、溃疡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两者可通过病理活检明确鉴别。
扁桃体炎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或EB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发,属于急性炎症反应。扁桃体癌的病因复杂,长期烟草刺激、酒精摄入过量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主要诱因,部分患者与遗传易感性相关。
扁桃体炎起病急骤,表现为吞咽剧痛、高热、扁桃体充血肿胀,可能伴白色脓性分泌物。扁桃体癌早期症状隐匿,逐渐出现单侧咽喉部持续疼痛、溃疡经久不愈、吞咽梗阻感,晚期可伴随痰中带血、张口困难及同侧颈部无痛性肿块。
扁桃体炎病程通常1-2周,规范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可完全消退。扁桃体癌呈进行性发展,若不干预可能侵犯邻近组织如舌根、软腭,甚至通过淋巴转移至颈部或远处器官,自然病程可达数月到数年。
扁桃体炎可通过咽拭子培养、血常规等明确病原体。扁桃体癌需行喉镜观察病变形态,增强CT或MRI评估浸润范围,最终确诊依赖病理活检,免疫组化可进一步区分鳞癌、淋巴瘤等病理类型。
扁桃体炎以抗生素如青霉素类、解热镇痛药对症治疗为主,反复发作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扁桃体癌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根治、放射治疗或同步放化疗,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可用于晚期病例。
日常需注意戒烟限酒,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出现持续咽喉不适超过两周、颈部不明肿块时需及时就诊。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喉镜,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放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放射性黏膜炎。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