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会引起恶心吗 揭秘尿路感染的五个迹象

肾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24次浏览

关键词: #尿路感染 #恶心

尿路感染可能引起恶心,常见迹象主要有排尿疼痛、尿频尿急、尿液浑浊、下腹部不适以及发热寒战。

1、排尿疼痛:

尿路感染时,细菌刺激尿道黏膜会导致排尿时灼热感或刺痛。这种疼痛可能从尿道延伸至膀胱区域,严重时甚至影响日常活动。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同时增加水分摄入以稀释尿液。

2、尿频尿急:

膀胱受炎症刺激会出现频繁排尿的冲动,但每次尿量较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急迫性尿失禁。这种情况与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膀胱神经有关,需通过尿培养确定致病菌后针对性用药。

3、尿液浑浊:

感染导致尿液中混入脓细胞、细菌或脱落上皮细胞,使尿液呈现云雾状或伴有絮状沉淀。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这与黏膜破损有关。发现尿液异常应及时进行尿常规检查。

4、下腹部不适:

膀胱区可能出现持续隐痛或坠胀感,在排尿后加重。这种不适感源于膀胱壁充血水肿,可能伴随腰骶部酸胀。热敷下腹部可暂时缓解症状,但根治需规范抗感染治疗。

5、发热寒战:

当感染波及肾脏时会出现38℃以上高热,伴有畏寒或颤抖。这是细菌入血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出现此类症状提示可能已发展为肾盂肾炎,需立即就医。

预防尿路感染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憋尿;女性应注意从前向后清洁会阴部;性行为后及时排尿可减少细菌逆行感染风险。蔓越莓制品中的原花青素可能抑制大肠杆菌黏附膀胱壁,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反复发作患者建议排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免疫功能问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