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急性期治疗有哪些

新生儿颅内出血急性期治疗主要包括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控制出血、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及营养支持等措施。
首要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基本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出现休克症状的患儿需及时扩容,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静脉注射维生素K1是常规止血手段,严重出血可考虑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新鲜冰冻血浆。对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需输注血小板悬液。避免不必要的操作以降低再出血风险。
抬高床头30度有助于静脉回流。甘露醇等渗透性利尿剂可短期使用降低颅内压,但需严格监测电解质。严重颅高压可考虑脑室穿刺引流或去骨瓣减压术。
常规使用苯巴比妥预防惊厥发作。密切监测血糖、血钙水平,及时纠正代谢紊乱。对于早产儿需特别注意预防呼吸暂停,必要时使用咖啡因治疗。
急性期首选肠外营养支持,待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至微量肠内喂养。母乳喂养者建议使用强化母乳或特殊配方奶。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及头围变化。
治疗期间需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定期进行头颅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评估出血吸收情况。出院后需长期随访神经发育状况,包括运动功能、认知能力及视听筛查。建议家长学习婴儿抚触等康复手法,定期进行发育商评估。喂养时注意体位管理,避免呛咳。日常观察有无异常哭闹、喂养困难等神经系统后遗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