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虫子咬后皮肤红肿怎么办

皮肤性病科编辑 医心科普
79次浏览

关键词: #皮肤

被虫子叮咬后皮肤红肿可通过冷敷消肿、局部用药、口服抗过敏药物、预防感染和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红肿通常由虫体毒素刺激、过敏反应、继发感染、个体敏感性和虫种差异等因素引起。

1、冷敷消肿:

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处10-15分钟,冷刺激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局部充血和肿胀。冷敷间隔2小时重复一次,持续24小时内效果最佳。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可用干净纱布包裹后冷敷。该方法适用于蚊虫、跳蚤等常见昆虫叮咬后的急性期处理。

2、局部用药:

涂抹含薄荷脑或樟脑的外用制剂可缓解瘙痒,炉甘石洗剂能中和毒素并形成保护膜。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减轻炎症反应,每日薄涂1-2次。使用前需清洁患处,破溃皮肤禁用刺激性药物。隐翅虫等毒液较强的虫咬需配合解毒药膏使用。

3、口服抗过敏:

出现全身性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时需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儿童可选择地氯雷他定糖浆,用药期间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既往有过敏史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4、预防感染:

避免抓挠导致皮肤破损,指甲定期修剪。已出现渗液或脓疱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蜱虫叮咬后需用镊子垂直拔出虫体,残留口器易引发莱姆病。野外活动后及时沐浴检查全身皮肤,衣物高温洗涤杀灭寄生虫卵。

5、就医指征:

红肿范围超过10厘米、持续72小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头痛需就医。蜂类蛰伤后出现心悸、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应立即急诊处理。疑似毒蜘蛛或蜈蚣咬伤需注射抗毒血清,伤口坏死需清创手术。孕妇、婴幼儿及免疫缺陷者被叮咬后建议专科评估。

日常宜穿浅色长袖衣物,避免使用浓郁香水。户外活动前喷涂避蚊胺类驱虫剂,帐篷纱窗需密闭完好。饮食补充维生素B1可改变体味减少蚊虫叮咬,绿豆甘草汤有助于解毒消肿。出现叮咬反应后记录虫体特征,协助医生准确判断虫种并针对性治疗。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定期消杀床褥地毯中的尘螨跳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